今天给各位分享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 百度网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新闻界好像有个普什么奖,求全称和该奖项的相关内容。
普利策奖也称普利策新闻奖:美国最高的新闻奖。普利策奖——美国一种多项的新闻和文化艺术奖金,由美国著名记者和报纸经营人约瑟夫·普利策创立。普利策生前立下遗嘱,将财产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设立普利策奖,奖励新闻界、文学界、音乐界的卓越人士,自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回首87年的历史,获奖作品一直被誉为“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其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成为记者们职业生涯的奋斗目标和最高梦想。
普利策新闻奖的评选对象是“每日、星期日出版或者每周至少出版一次的美国报纸”,以及发表于其上的作品。与普利策奖的其他奖项不同,新闻奖获奖人无需具备美国国籍,但参赛作品必须是发表在每周至少出版一次的美国报纸上。
评选始于每年年初,知名记者、编辑、新闻教育家和自由撰稿人组成的评委会认真筛选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件作品,将提名名单送至普利策奖委员会的秘密小组进行审议,最终小组委员会向全体委员提出获奖名单,并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对外正式公布。
目前,普利策新闻奖项的分类共包括14项:公众利益服务奖、现场新闻报道奖、调查性报道奖、解释性报道奖、独家专题报道奖、全国性事务报道奖、国际性事务报道奖(包括联合国在内)、特稿写作奖、评论奖、文艺批评奖、社论写作奖、评论性漫画奖、突发新闻摄影奖、特写摄影奖。普利策奖的奖金为7500美元,但获得公众服务贡献奖的报道不得奖金,获奖的报社将得到一枚普利策金牌。
普利策新闻奖与普利策特稿有什么关系
特稿写作奖是普里策新闻奖中比较新的项目。普利策新闻奖与普利策特稿都代表着新闻界最高奖项,其中囊括最优秀的新闻作品,特稿尤其象征了两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
网上哪里能读到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
网易 独家:2009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全览
地址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
如果需要新闻英文原文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上普利策新闻奖官网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雪崩》为什么引起新闻界震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陈力丹教授和向笑楚、穆雨薇同学最近就去年获得普利策新闻特稿奖作品《雪崩:特纳尔溪事故》(Snow Fall:The Avalanche at Tunnel Creek)进行了专题讨论。该作品报道了16名滑雪爱好者遭遇雪崩的经过,在报道技术上颠覆了传统报纸的新闻呈现方式,把文字、音频、视频、动漫、数字化模型(DEM)、卫星模型联动等集成,发表在《纽约时报》的网站上。引起关注的当然不是报道的内容,而是它将各种网络传播的新技术运用于报道新闻。
陈力丹:《雪崩》到底是怎样一个报道?为什么后续会引起大量关注和褒贬不一的评价?从新传播技术对传统新闻报道影响的角度看,未来新闻报道的形态将向哪个方向发展?《雪崩》是否能够代表未来新闻报道的发展方向?这里请两位同学对此做专题讨论。向笑楚同学用文字介绍这一新型新闻作品的特征和展现方式,穆雨薇同学则论证这一作品的问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向笑楚:《雪崩》的展现方式与制作团队
打开这个作品的新闻网页,呈现在眼前的首先是全屏循环播放的积雪滚落下山坡的视频,往下滑动页面,文字穿插于视频、照片和信息图之间。颠覆性的新闻呈现方式背后,是整个新闻制作团队之间的默契配合,因此这个普利策特稿奖不单属于组织者约翰·布兰奇(John Branch),还应该属于整个团队。这个新闻奖不同于一般的奖项,它引起新闻界的震动,使未来新闻的形态和发展方向,以及新闻报道如何跟进新传播技术的应用等问题被再次提上日程,出现了比以往更为激烈的讨论。
2012年12月20日《纽约时报》推出特别报道《雪崩:特纳尔溪事故》。这是一件完全孕育于新媒体技术的新闻作品,它先在《纽约时报》网站上发表,6天之内就收获了350万次页面浏览,3天后才在印刷版报纸中刊出。该奖评审委员会在颁奖词中丝毫不掩饰对于它的喜爱:“《雪崩》对遇难者经历的记叙和对灾难的科学解释使事件呼之欲出,灵活的多媒体元素的运用更使报道如虎添翼。”可见,除了高水平的写作、原汁原味的内容、连贯统一的行文,融合了多媒体的“三维特稿”才是记者约翰?布兰奇和他的团队带给读者们的最大惊喜。
提供多媒体交互的现场感体验,是这部作品的显著特色。它报道的是发生于2012年2月19日美国史蒂文斯?帕斯滑雪场的一场灾难,包括6部分惊心动魄的故事,集合了新闻事件回顾、滑雪者的罹难口述、雪崩的科学原理等多个视角。全景地图、采访视频和音频、交互图片与知名滑雪者的传记在该作品中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小的视觉高潮。
点开《雪崩》报道首页,一大幅雪山的动态画面立刻映入眼帘,寒风吹过雪山,白雪飘飘令人寒意顿生。画面空白处显现报道标题“Snow Fall:The Avalanche at Tunnel Creek——By John Branch”,好似大幕拉开,电影即将上演。随着光标向下拖拽页面,全篇特稿徐徐展开,伴随着视频、动画和图片集锦均匀流畅地嵌入行文之中,整体感觉简洁大方,自然不生硬。在表现滑雪者逃生时,读者眼前出现了一个全真模拟雪崩发生现场的动画,甚至还可以听到大雪球沿山坡滚下时发出的咆哮声,情景逼真令人凝神屏息。
作品还有一处很细心的设计:在每位采访对象出现后,就会在网页的右边出现以该人物头像为标志的背景信息框,点击即可了解这个人的具体信息,包括他们的年龄和职业。笔者认为,这正是新闻专业主义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独特呈现。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报道信源”的精准无误,而强调被采访对象的信息正是以一种更为生动和直观的方式来凸显这种专业意识。
更为神奇的是,《雪崩》网页还会根据读者鼠标浏览动作的快慢,自动调整视频的播放速度和对应内容,真正实现了实时互动。如果读者十分喜爱这个作品,便可以通过网站顶端的社交媒体链接进行分享。一位名为“Cal”的网友评论道:“这个作品太打动人了,我对它的喜爱难以言表。感谢记者约翰,你为我们带来了媒介融合的强烈心灵撞击。我已将链接分享给所有爱好滑雪的朋友。”
的确,在影音、图片、视频和动画的交织行进中,读者已不知不觉阅读完近1.8万字的特稿。稍微感到枯燥乏味的时候,这些多媒体元素都能将读者重新吸引回特稿上面。读者已经不是在看新闻,而是以更加直接的方式触碰新闻,以身临其境的状态感知事实。听其音,观其形,《雪崩》为用户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用户体验。
《雪崩》的制作团队颠覆了传统的新闻报道组织模式,它由十几人组成,分为3个小团队,分别是采写组、多媒体制作组和技术发布组。采写组以记者约翰·布兰奇为核心,辅助他进行报道的还有体育主编乔?塞克斯顿等6人。多媒体制作组由图形主管史蒂夫·都依内斯(Steve Duenes)带领杰米利?怀特(Jeremy White)等5人组成。技术发布组的架构与多媒体制作组相仿,由数字设计副主管安德鲁?库尼曼(Andre Kueneman)带领艾伦?麦克莱恩(Alan Mclean)等4名成员协作完成。
《雪崩》制作团队打破了以往传统媒体中从记者到执行主编的垂直型的采编架构,代之以全新的“分组互动写作模式”——采写组、多媒体制作组和技术发布组缺一不可,这可以看作是编辑部为了应对新媒体冲击而进行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变革后的编辑部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媒介融合下的新闻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笔者认为,普利策新闻奖不应只颁给记者约翰·布兰奇一人,而应颁给整个团队。
此外,制作团队的大数据新闻生产也值得关注。该事故发生后,在推特(Twitter)和脸谱(Facebook)上迅速发酵,关于救援进度、天气状况、遇难生还名单、雪崩的科学知识等,被迅速转发、评论和分享。制作团队通过数据扒取和挖掘工具(即利用大数据),通过对热点话题和关键词的搜索,获得了大量的数据,从中分析出受众的关注点、知识盲点分别是什么,随后才着手策划这个新闻专题,非常有针对性。
《纽约时报》对于发行渠道也进行了创新,他们率先将“雪崩”转制成电子书,一本卖2.99美元,其原版内容均为《纽约时报》的优质新闻报道。网站前期大量的点击和浏览为纸质报纸和电子书的销售做了宣传和铺垫,后者更像是对于网站内容的实体化珍藏版本。《雪崩》似乎成了一块可以垦荒的孕育着无穷商业价值的宝地,知名技术博客Gigaom.com创始人奥姆?马利克(Om Malik)提出更大胆的想法:“为何不在特稿当中植入雪橇和羽绒服的广告呢?”
穆雨薇:关于《雪崩》的褒贬不一的评价
《雪崩》为沉寂已久的传统媒体走出困境带来了新的生机。当很多报社都将网络媒体当成纸质媒体的复制品时,《雪崩》对此做出了突破性的表率,它并非简单地将文字、图片、视频拼凑在一起,而是真正实现了“报网融合”,通过流畅的连接和叙事,将事故发生的背景、过程、后续处理以及每个当事人的口述娓娓道来。《纽约时报》的图像主管史蒂夫?都依内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一直在尝试对《纽约时报》网站重新设计,开创更多类似于“雪崩”的项目,将多媒体元素整合在故事当中,形成一个连贯的框架。《雪崩》的成功证明了互联网的交互性和用户体验,都是纸质媒体所无法媲美的,这也能够让许多纸媒从业者开始重视网络新闻媒体的巨大潜能。美国新闻主编协会(ASNE)称它“为在线报道树立了新标准”。科技博客创始人奥姆?马利克兴奋地称:“《纽约时报》的管理层真该赌一把:斥资2500万美元打造100个类似‘雪崩’的项目吧!”
但也有很多人对《雪崩》持质疑态度,认为它不能代表未来网络新闻的发展方向,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的新闻奢侈品。《大西洋月刊》撰文写道:“雪崩不会是新闻产业的将来,它仅仅是一个创新罢了,而并没有为新闻报道带来彻底变革。”
对于这一新闻作品的质疑,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其一,过于高昂的制作成本让媒体人望而生畏。《纽约时报》拒绝透露《雪崩》的制作成本,但有传闻称花费了25万美元,因此被戏称为只有《纽约时报》这种“高帅富”媒体才能玩得起的奢侈品,而该项目能否实现收支平衡仍是未知数。全球著名媒体与软件公司Atavist就曾有过失败经历,他们先于《纽约时报》两年尝试制作多媒体故事,每个故事同样售价2.99美元,但最后因为入不敷出而停止该项目。
其二,类似《雪崩》的作品很容易让读者陷入审美疲劳。《雪崩》之所以能够轰动一时,是因为别具一格的多媒体呈现方式吸引了读者的眼球。但交互式的制作模板很容易被模仿,新鲜劲过了,读者的兴趣度也会降低。Scroll Kit公司[3]的联合创始人科迪?布朗仅用一小时就复制了另一个版本的雪崩,这还引发了一场与《纽约时报》的版权纠纷。[4]而且在浏览《雪崩》时,读者更倾向沉迷于变幻莫测的多媒体元素而非特稿本身,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其三,《雪崩》的策划耗时半年,这有损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鲜性。陈力丹教授定义“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叙述”[5],从这个角度来看,《雪崩》这个作品不能严格算作新闻作品,更像一个由新媒体精心打造的艺术品。但笔者认为,对《雪崩》的这点质疑或许有失偏颇,它的各方面价值被忽略了。事实上,读者们能通过这篇特稿了解到雪崩发生的原理、可能出现的雪崩情况以及自救措施。《雪崩》不仅是一个好看的花瓶,而且是一则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的报道,为以后传统的新闻报道形态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方法和技术手段。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倾向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这使得信息变得短小而精悍,也让现代人的阅读走入了碎片化,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所言:“信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我们本以为读者面对着长篇累牍、含义深刻的新闻特稿早已丧失了耐心,而《雪崩》则让传统新闻人看到了创新和变革的希望。“内容为王”固然应当继续被奉为圭臬,而玩转多媒体似乎也成为生存下去的必备法宝。未来充满着挑战,正如《大西洋月刊》的评价,虽然《雪崩》已经在新闻作品的内容生产上实现了漂亮的飞跃,但依靠发行和广告的传统盈利模式的禁锢仍没有被突破。新闻界能否“雪崩”出更多具有颠覆意义的新闻产品?一切尚待观察。
陈力丹:中国的传统媒体能从《雪崩》的成功中获得什么?
在网络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如何应对已是现在的热门话题。历史上新的媒介形态冲击原有媒介形态的事情已经很多了,但是这一回不是一些媒介形态是否替代另一些媒介形态的问题,而是不同媒介形态的有机融合。我们较多的传统媒体只是简单地以建立自己的网站来应对新媒体的挑战,这显然是无效的。
这里介绍的获奖新闻作品《雪崩》,就我国传媒的观念认识和技术水平来说,并非可以直接搬过来,不过我们从中应看到观念上与外国同行的差距。观念不解放,即使有钱也做不出像样的作品。新华社前些日子做了一部不亚于《雪崩》的作品《三北防护林》专题片,由于软件技术上的实力不够,靠巨大的人力、物力一点一滴地堆上去精工细作,花费天文数字的钱,做出来很好看,但没有新闻时效,技术上无法推广。
现在新闻报道的新媒体方式已经多样化了,但我国传媒这方面的创新还很少。《雪崩》整体上我们难以效仿,但每一类具体的表现方式,我国的传统媒体都是可以在网上呈现的,问题在于我们想到了吗?关于某一连续性事件的网上四维(立体空间+纵向时间)报道模式、网上新闻图片的游戏报道方式、新闻“众包”或“众筹”的采访模式,在外国已有不少成功的案例,而在我国的传媒界目前尚没有看到。
每当我们看到人家的关于新闻报道的最新样式之后,不能总是惊叹一番,而要给自己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没有想到,为什么在创新思路上总是跟不上?目前至少可以做的是:看到人家的最新报道方式后,想一想在已有的条件下,我们能够借鉴哪些?例如“大数据”,这个词我们说了不少了,其实真正运用大数据进行新闻报道的传媒案例很少。我们在技术上是可以做到的,问题在于我们的传媒人在既定的报道模式中安闲惯了。
今年春运和春节期间,央视与百度配合,通过电视新闻展现了春运、春节期间全国人民生活生产中各种类型的大数据。例如当下全国铁路运输中最热、次热的铁路线在哪里,乘坐火车的人的年龄、性别结构,甚至当下春节年夜饭吃什么、春节红包发放特点、多少人春节相亲、多少人过节陪父母、商圈的热力图、烟花燃放情形等全国宏观图景,以往我们是无法即刻、精确地获悉的。所以,每年传媒关于春运和春节的报道,充斥大同小异的情感个案,连报道者自己都觉得厌烦了,何况受众呢。现在通过网上大数据,可以轻而易举地即时获悉,电视台再以形象化的动画方式加以即时、宏观而精确的展现和报道。然而,除了今年央视《晚间新闻》节目在春运和春节期间集中采用了大数据外,至今几个月了也没见到新闻报道中再有什么新思路、新动作。想不到,还能谈得上做到吗?
通过观看《雪崩》,应该想到很多、学到很多。
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 百度网盘、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